水母森林专辑

凡宇 2025-09-15

专辑简介

「2025凡宇FELIX FAN个人首张原创专辑《水母森林》」 [水母森林·专辑歌曲介绍] 《水母森林》是新生代原创音乐人凡宇崭露锋芒的全新力作。凡宇以独特的音乐语言与艺术感知,将多种风格元素交织成一片深不可测的声景,以声音为介质,向听者抛出关于选择、意识与成长的思考。 为极致还原每一处声音细节与感官沉浸,专辑特别邀请格莱美提名母带师Dale Becker(曾为Billie Eilish、SZA、金泰亨等国际巨星操刀)进行母带制作,赋予作品全球视野下的顶级音质与动态张力。 凡宇借首张专辑《水母森林》呈现其独特的音乐态度:锋利为矛,柔软为盾,在轻盈流转的音色中,他用音乐喃喃自问,展开一场对生命之旅的自我探寻、对世界中的矛与盾组合想象。 我们是一群透明的追问者,漂浮于生命的海洋中。 《水母森林》是一次逆向的生命溯源,一趟关于自我存在的探寻漂流,也是一次关于听觉的先锋实验。 在裹挟一切的评价体系里, 在不容置疑的标准框架里, 在名为“生活”的深海里, “我”的选择真的是“我”的选择吗? 专辑概念以海洋中古老而沉默的生物——水母为喻。它没有大脑,却遍布神经网络;它顺势而为,却能用毒刺定义边界;它孤身游弋,却通过“自身”创造一片绚烂的森林。 在我选择成为“我”之前,我是谁? 意识坠入身体,身体承载生活,生活确认“我”存在。 在存在的虚与实的体验中,感受意识的振动。 这张专辑为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介质。当你潜入这片《水母森林》,在迷幻的音乐氛围与空灵的旋律中,每一次的共感、共情与共鸣,都在证明思考本身就代表了“意识”存在。 当一只水母开始向往一片森林… 1、SPRING EYE 以水滴滴落的瞬间为源点,凡宇用音乐构建出不断扩散的深海涟漪。 歌曲采样真实水流声与合成器交织,模拟出意识的初次波动。这首歌凡宇选择给人声装上“延音踏板”,随着混响逐渐加大,如深海压力般包裹着听觉,不断回响的“Hello?”带听众潜入宇宙意识的泉眼。 对世界的初始感官,是一场经由身体的初梦。 感受是先于一切偏见,最诚实的语言。 理性沉溺,感受先行。 虚与实的界限在梦境中逐渐消解模糊,无需回应。 2、STILL STILL是一场关于声音的实验。 感官上的Discomfort是思考诞生的开始,每一个音阶的坠落都可以在寂静中激起意识的波澜。 最深的自我,是一片没有中心的海。 这里有五个钢琴,每一个钢琴依次弹奏出简单的五度音程:以“La mi sol re fa do mi…”重复与递进,让最初孤独的钢琴,在和谐与不和谐的交汇中失序,演化为一种新的秩序。 生命的底噪,诞生了意识,所有理性之上,是感性的本能仍在持续跳动。 最终,实验终止,音程消散 - STILL. 3、水母森林 水母森林,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种期许与探寻—— 在想象的深处, 生命起源于大海, 而我意识的源头, 如同深海中浮动的水母。 一呼一吸间,在生命数次的循环里, 水母渐渐消融成水,与大海融为一体。 它在静默中等待,那一程通往绿洲的旅途。 每一片小小绿洲终将相连,汇聚成一座森林。 回溯来路,不是为了抵达,而是为了出发。 4、降临 这是这张专辑从“虚”到“实”的落地部分, 也是一场将生命抽象感知,沉淀为具象体验的旅程。 在出生与初生的神性时刻, 心跳的振动以最原始的方式苏醒, 唤醒了关于生命力的第一重感知。 而“我”的诞生, 从一开始,便是一场伟大的奏鸣。 与之回响的, 是我对生命最初的呐喊。 那第一声呐喊, 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在漫长而静默的等待之中, 我找到了我来时的路, 母亲,是我的引路人。 她让我在爱中诞生, 她让我在爱中降临。 5、THEN AGAIN 这首歌是成年后的自己,对少年时期那个独来独往的我,说的一声“谢谢”。 副歌和声挂上电话音的质感,让听众形成一种“成年后的自己给过去的自己拨通时空来电”的画面感,第二段主歌结合歌词“Put my headphones on”同步给人声加上特效音,营造出与外界隔绝的疏离氛围。 少年时期的局促与不安,混杂着自我怀疑与对未来的憧憬。 迫切地渴望长大,渴望去对冲懵懂,却执拗地叛逆。 成年后回看少年的自己,才发现原来他的叛逆如此安静, 沉默如一场内心深处的海啸。 而消解苦闷的唯一方式, 是戴上耳机, 沉入金属乐队Metallica撕裂的电吉他中, 就在那样的轰鸣里, 生长出独立思考的萌芽, 如同一段前奏, 指引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序曲。 Then Again,重来一遍, 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6、胆小狗 在爱里学会对自己诚实。 这首歌用小狗的视角来看成人之间的爱与纠葛。 音乐可以同时承载甜蜜与刺痛,就像爱本身,这一直都不冲突。 这首歌用简单干净的钢琴和弦引入,配合始终直白袒露感情里不安的心理状态的歌词,凡宇直观演绎着“欲言又止后吞下苦闷”的克制。 像一只期待天晴的胆小狗, 我们在等一份晴朗的安全感。 快乐可以自给自足, 幸福却需要勇气敲门, 晴天不是等来的, 是牵着心里的胆小狗, 一起走出去的每一步。 7、WHO'S LAUGHING NOW 美到底是什么? 这首歌以舞台剧式的戏剧思维,颠覆了传统流行歌词的写法,它将「美」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为具有攻击性的主角,上演一场爱恨交织的思想戏剧。 是美把我变成了怪兽,可怪兽,美吗? 用极致的戏剧张力冲击流行框架,真正的美,有权拒绝被定义。歌词以近乎残酷的自我解构,刺破“美”的权力下的虚伪共识。美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殿堂,而是能伤害、能共谋的“他者”。 这首歌希望探讨美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和反抗。主歌采用压抑的念唱,表达被规训的低语,副歌却爆发为撕裂感的高音怒腔,中段突然静默,以一段嘶哑的法语念白诵读兰波《地狱一季》的序,每一处细节设计,都是刻意安排的“戏剧间离”——迫使听众从被动接受者,蜕变为主动审讯者。用音乐诠释,以文字解构,这是青年思想者向荒诞的现实发出的叩问。 当“美”开始暴动, 不再是被欣赏的客体, 而是拿起武器的本体, 被否定过的怪异, 被嘲笑过的坚持, Who's laughing now? 8、看月亮 凡宇坦言:“整张专辑中,这首歌在录音时最难完整唱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会让眼泪不自觉流下,声音也会控制不住地哽咽,是一种既温暖,又悲伤的感觉。” 这首歌承载着最无法、也不可言说的思念。离别的感悟,总是滞后于离别的体验本身;巨大的悲伤,总在某个平淡的时刻突然袭来。只有自己能听得见心底那片无声的回响,那是思念的声音。消散的人啊,你听见了吗? 一如歌词中所写,思念它静悄悄降临,在月光下蔓延成河。宁静的夜晚,水面倒映着月亮,也倒映那些未能说尽的话语。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在沉默之中,以目光相拥。 而我始终相信,思念一定会传达,我一想念,便会抵达。 9、UNDER THE SUN 这张专辑中关于“成长”的部分,在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阳光质感的声线构成了这首歌的底色,并用重音节拍制造情绪起伏,直观让听众感受到烈日下的光晕散射的景象。 过往经历的至暗时刻在这首歌里沉淀为脚下的影子, 它静静地跟随,不声不响, 不攻击,不协助,只是存在。 而允许存在,便是成长的标志。 既然它已成影子,我们又何必畏惧? 站在阳光下, 我正绽放着最热烈的生命, 跨过偏见,跨过自我经验的围城。 当你感觉到疲惫或低落, 不妨推开门,出去走一走,感受暖风和阳光, 听小朋友奔跑嬉闹的笑声,闻青草在日光下蒸腾的气息, 也许一切,都会好一点点。 希望我们都能感知到,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10、想象是世界的魔法 献给所有“不切实际”的造梦者, 这首歌像是整张专辑的「电影片尾曲」, 编排出层层递进的听觉体验, 与专辑第一首歌形成完美闭环。 歌曲的最后一段打破传统音乐叙事,以速度的变化将想象的世界编织成梦境。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消散,循环回第一首歌,最终揭示凡宇的“音乐电影”所传达的所思所想—— 想象的价值不在于实现,而在于相信本身。 一切皆是经验的过程, 唯有想象,是创造的原动力。 我们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却不必急于回答“我是谁”, 答案没有标准,更无需定义。 让我在时间与体验中自然流动,成为无数个我。 创造,体验,感受,自由。 想象是世界的魔法, 我是一只小小水母, 我是一片小小绿洲, 我们是一整片森林。 专辑至此,无缝循环这张专辑的你我,正在无意识构建一座罕见而壮丽的——水母森林。
六六音乐网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5291321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