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自愈:静守云开 见月澄明

𝓼𝓸𝓹𝓱𝓲𝓮

歌单简介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邵雍《清夜吟》   于此诗有感而发,以下是一封写给高敏感人群的情书。   当渡边淳一写下《钝感力》,当理性主义者把高敏感归为病态,有着不被看好的“敏感力”的我,想透过一封信笺,用单薄的纸笔和话语,对你说:   敏感于你,不是贬义词。   首先,敏感是什么?或许,   是从扎羊角辫的年纪起,就学会了活在大人的阴影里察言观色;   是独行于人山人海,感觉无数审视的眼神刺向自己;   是交织的网线这端,因为那边连接的男孩迟回消息而惴惴不安。   因为敏感,我浑身刺痛;因为敏感,我长出了刺。我变得嘴笨,变得自卑,变得孤僻。低着头,我抱着书假装着看,用红笔在白色的人群和灰色的我之间划开界隙,然后,独行过一个又一个 十字路口、春夏秋冬。   “写到这儿有点跑题了吧。”我喃喃自语,笔锋一转。   读过高尔基的《海燕》吗?读至「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感到癫狂而可笑吗?高敏感人格,却能赋予文字截然不同的喷薄而出的力量。眼见,海燕似不畏风暴的神明扶摇直上;耳听,海燕发出对逆境的咆哮与挑衅;手触,海燕飞升之时翅膀飒飒震颤的力度。短短几行诗,成全我们一场极富生命张力的磅礴而盛大的精神体验。   林清玄先生在《月到天心》一文所说:“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头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凉。”他指月,是天上银辉,也是心间流淌感知的月光。   从此,我张开眼睛,忽然看见了,额间,一双从未被我珍视的触角。它宛若精灵的犄角,是这么美。有它,我得以洞察人情世故,爱自己和他人;有它,我得以窥见自然风物,开眼看世界;有它,我得以感知和创造艺术,拥有一叶知秋的禀赋,透过一片叶,一首歌,一行诗,一片浮云,一个微笑,观世界,见自己,见众生。   用感知的触角,将我们,与万物链接。与此同时,它富灵性而脆弱,为了呵护好它,我们需要隔离俗人烂事,修行正念,于纷繁嘈杂之中,觅得一方宁静。当心神凝聚,曾经在敏感里迷失的人们终于感知自己的力量。从此,叶片遇见初春,琴手遇见子期,诗句遇见诗人,浮云遇见波心,微笑遇见另一个敏感而善良的人。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月到天心处,而你,已是月亮本身。      信到此戛然而止,信到此又未完待续。预知后来,且听我用歌为你串成的十四行情诗。     “高敏感人群,你是生来自由、热烈而美好的精灵。”      2024.7.16   
六六音乐网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5291321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