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凉山,彝族说唱“阿诗玛”

雪允

歌单简介

“彝人记忆里的故乡深入在山谷,火塘和草甸。 月亮河流出凉山,慢火车通向城市, 带走羊儿和成年的男女。”          ——《阿诗玛》MV 尽管非常厌恶诺米那个“谢帝我要迪士尼”带来的一系列荒诞社会现象 但诺米后续和沈学风合作的那首《枯木逢春​》真是首好歌 彝族说唱也是真的走出大凉山了 同为发源于大凉山的彝族rapper 两首歌中英彝语丝滑切换 指路经与毕莫法铃 三雾升天与三场红雪,鹰与虎之子,生死皆从火来彝族世界观名词带来的陌生化 在听感上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壮阔敬意 听完凉山彝族说唱 再听石林的蛮虎乐队改编的阿诗玛小调 能想象出云南到四川连绵的山峦上 纳苏文化的繁衍、流转、演变 甚至会让人想到《要命还是要灵魂​》那本书里 记录的苗族从东南亚到美国的繁衍 穿越国境线,是土地、民族、语言、信仰 让我们血脉相连 而在“弘扬家乡”之外 他们的第二首出圈之作 莫色的《给外婆的一封信​》 诺米的《阿普的思念​》 其实都指向了凉山留守儿童问题 分明是严肃的社会学议题 却被各大官媒以“感动爆哭”转发轰炸 一代人的伤痕 被轻飘飘的媚俗消解 偶然听珂拉琪的《TALACOWA​》 讲二战期间被日军征占的阿美族青年夜逃回家乡的故事 丰富的听感触觉 二次元化的新锐表达 勾连起那片土地上沉痛的历史 我开始想 大陆有没有能对标珂拉琪的音乐人? 在我的大脑资料库里搜索半天 答案是滚圈里没有 只提「新」与「旧」的碰撞 在地化的表达 反而会想起哈圈《枯木逢春​》《南诏之子​》(这首q音没版权就没加了) 想起“福州宣传大使”万妮达那首《七溜八溜​》 想起《威远故事​》
六六音乐网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529132157@qq.com